bbin宝盈(科技)

400-860-7355
4008607355
bjysfy@126.com
2018年飲用水源地保護治理顯成效 環境問題從6251個降至9個
作者:
發佈時間:2019/01/11
瀏覽量:510

 一年前,全國地級城市和長江經濟帶縣級城市的1586個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着6251個大大小小的環境問題,而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這些水源地的問題數從6251個降至9個。

這原本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在半年時間內實現了翻轉。

按照國務院批准的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水源地保衛戰目標,2018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縣級水源地及全國其他省份地級水源地要完成清理整治任務。這意味着,1586個水源地要在2018年年底交出整改合格的答卷。

近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走訪北京市、福建省等地的飲用水水源地,探訪水源地保衛戰如何轉敗為勝。

「水缸」里藏着難啃的「硬骨頭」

頒佈於1984年的《水污染防治法》,歷經3次修改。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這一版本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強化了對飲用水安全的保障。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水源地整治,既是法律的約束,也是邁向小康社會中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誌性戰役。

水源地保衛戰正式打響之前,生態環境部曾數次對水源地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摸底,最終鎖定了1586個水源地的6251個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水源地內存在的生活污染、工業企業排污、農業面源污染、旅遊餐飲污染,以及交通穿越等,很多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英健看來,北京市的水源地整治中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交通穿越問題。橋樑、道路等從水源地跨越、穿過,這類問題的風險是,如果載有危險化學品的車輛在橋樑翻車或是遺灑,危險化學品流入保護區,就有可能威脅水質安全。橋、路也不能一拆了之,當務之急,就是要對所有的橋樑進行改造,給每座橋設計應急方案,化解風險。

張英健說,按照法律對水源地保護的要求,北京市需要對50多座橋樑進行改造,有些橋修建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受到空間、技術等多方面限制,50多座橋,每一座橋都需要一套設計方案。

「逐水而居」曾經是合理的居住方式,但隨着人口劇增、工業开展,居住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工業排污口與飲用水源相鄰等問題都成了水源地的定時炸彈。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汀溪水庫是同安區、翔安區幾十萬人的水源地。周邊曾經佈局畜禽養殖業。養殖場產生的污染嚴重威脅着水源地環境。

水庫周邊五峰村村民許宏圖回憶起當年的場景,連連擺手:「很臭,豬糞到處都是。」他自己就是村裏的養豬大戶。水源地的清理整治意味着,許宏圖和村裏的其他養殖戶們需要尋找新的生計。

在生態環境部排查的問題清單中不少是難啃的「硬骨頭」,水源地保護區內的工業企業、畜禽養殖、餐飲和農家樂等,甚至房地產項目都需要有序退出。

水源地保衛戰轉敗為勝

生態環境部一度十分着急,已經到了2018年年中,各地水源地問題的整治任務才完成了不足1/5,甚至還有497個問題處於「零進展」狀態。

2018年8月,生態環境部發出了一份通報,對整改進度較慢的地區進行了點名,並公佈了各地的問題清單。陝西、山東和廣東三省被告誡「下一步工作壓力極大」。

此後不久,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還給一些水源地整治較慢地區的地方政府負責人寫了一封信,既提及了水源地攻堅戰的重要性,也列出了各個地區的問題清單,還鼓勁說,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涉及面廣、整治難度大,迫切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統籌協調解決。

很多省市政府負責人收到這封信後都緊鑼密鼓地推進水源地整治。張英健說,水源地整治中的「硬骨頭」,不是靠生態環保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一些產業從保護區內退出,需要多部門合力推進。

2018年年底,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紅軍莊村昔日熱鬧的清寓莊園度假村已經停止營業。因為按照法律的規定,水源地的一級保護區內不允許有經營性活動,這個度假村離北京市飲用水源之一的懷柔水庫只有兩三公里。此外,離水源地較近的幾個村都已經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改造工程,村裏的污水都顺利获得管道、泵站輸送到市政污水廠進行處理。

一度被張英健認為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橋樑道路穿越問題也都完成了改造,水源地保護區內的50多座橋都有了自己的應急處置系統,即便發生了泄漏,也能保障泄漏物不會危及飲用水安全。

在廈門的汀溪水庫周邊,許宏圖和其他2000多戶養殖戶先後退出了畜禽養殖。當地財政部門對退出的養殖戶進行補償,與村民簽訂「同安汀溪水庫水源保護區禁養協議」,向村民發放貨幣化生態補償款,共發放20年。

有了補償款作為基本生活費,許宏圖重新謀求生機,干起了房屋吊頂工程。他算了算,一年收入也有20多萬元。

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在廈門進行督查時,發現汀溪水庫二級保護區內有一處旅遊開發項目。廈門市當即進行整改,將遊客服務中心改為村民活動中心,不再對外營業。此後,廈門市進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對農家樂等產業進行嚴查整改,现在,飲用水水源地內所有的農家樂都已關停。2018年10月,廈門市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完成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問題整改任務的城市。

水源地保護還要打持久戰

2018年8月,生態環境部發佈督戰通報後,又多次召開視頻會議,每次只邀請在完成整治任務方面問題較多的省市相關負責人參加。2018年12月初,生態環保部最後一次召開關於飲用水源地整治的視頻調度會,參會的省市已經為數不多,大部分省市都已經交出了全部問題整治完成的答卷。

從生態環境部最新的通報看,1586個飲用水源地中還有9個問題待整治。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9個還沒有攻堅下來的問題,有幾個是因為北方冬季施工困難,或者確實工程量很大,而申請延期的。

這位負責人說,生態環境整治工作應該實事求是,寧可要真實的整改結果,不能因為有整改時限就敷衍整改,或是虛假整改。整治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喝上放心水,而不是在文件上玩文字遊戲。

對暫時不能按時完成整改任務的,生態環境部已經明確,可以因地制宜同意延期,但需要提交未來整改進度的時間表,並要求在整治完成前要有措施確保水源安全。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說,未來該部還將適時組織水源地整治的轉型「回頭看」,一旦發現整改不實,或只是採取臨時性措施沒有長效機制,將嚴肅問責,並向媒體曝光,各地對飲水安全都要繃緊弦。

飲用水源地保衛戰分兩個階段進行。2018年的整治目標是地級市的水源地,2019年整治的目標是所有縣級市的飲用水水源地,那更是一個量多面廣的工作。

若您需要進一步分析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或取得此類污水處理的定製方案
請聯繫我們 諮詢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