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in宝盈(科技)

    400-860-7355
    4008607355
    bjysfy@126.com
    5個關鍵詞,解密2024年環保行業趨勢
    作者:
    發佈時間:2024/09/11
    瀏覽量:729

        我國環保行業經歷幾十年的开展,環保工程及設施數量激增,但在這個過程中,行業秩序沒有完全構建,市場魚龍混雜,企業野蠻生長。

         隨着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前的無序开展將不復存在,未來的環保市場將更加規範,這種產業底層的變革正在開啟行業新的开展趨勢。

    2024 年伊始,本文綜合近幾年國家的政策以及行業的开展狀況,提煉出 5 個關鍵詞來解讀環保行業的开展趨勢,分別是產業升級、循環經濟、運營為王、深耕賽道、智慧轉型。

     


    1.需求升級

    常態監管開啟產業升級變革

          回顧我國環保行業的开展史,不難看出,前半場主要是為分析決一些尖銳突出的環保問題,比如因環保督察而曝出的「私設暗管、偷拍超標廢水」、「大量強鹼性冶煉廢渣堆填侵佔灘涂約 600 畝」、「企業無證非法開採,毀壞大片林地,破壞生態」等問題。

    也就是說,上半場環保行業的重心是放在了基礎設施建設補齊上,比如大量建設脫硫脫硝工程,污水廠以及其它環保設施。而现在來看,前半場的環保工作已經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水、氣、固領域的環境指標都有所好轉。

          到了環保开展的下半場,疊加雙碳目標的大背景,政策和產業的重心也發生了轉變,對於環保的要求也從「量變」過渡到「質變」。比如環境監測行業,2022年生態環境部發佈的《「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中就提出,要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監測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跨越。

          需求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環保技術的升級疊代,朝着更低碳,以及更經濟的方向开展。以前我國的環保技術跟國際水平相差甚遠,而隨着環保行業的开展,大氣領域的技術已取得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科技成果,比如,臭氧氧化協同液相吸收脫硫脫硝關鍵技術與裝備、基於特種金屬膜干法冶煉爐高溫荒煤氣淨化及資源化技術、滿足國 VI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尾氣治理催化劑製備技術等。水領域也出現了大批優秀的企業,在污水治理等技術上也實現了新的突破,比如城市污水短程反硝化耦合部分厭氧氨氧化深度脫氮技術、全流程節能降耗精準運行控制技術、納米平板陶瓷膜污水處理技術及一體化裝備等。

          如果說以前的環保行業只要能生產設備,做做工程就可以滋潤的活着,那麼之後的環保行業,就必須要有更優的技術,才能擁有安身立命之根本。

     

    2.循環經濟

    環保下半場兵家必爭之地

          隨着我國環保行業开展的越來越成熟,過去末端治理的思路已經不再適用於當下的場景。尤其是當「雙碳」目標提出以後,我國環保事業的價值,已經不僅僅是體現在治理污染這回事兒上了。

          十四五開年,國家發改委就印發了《「十四五」循環經濟开展規劃》,《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建立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此後,環保行業所秉持的思路就該是「源頭減量化+資源化+末端治理」。尤其是資源化,是實現環保價值的關鍵一環。

    由於我國是缺水型國家,且工、農業用水量巨大,而顺利获得污水資源再生,才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途徑。在水處理行業中,「污水資源化」趨勢日漸明顯,有望在 2025 年之前成長為千億規模的市場。

          而在固廢行業,資源化同樣重要。我國固廢產量多,種類也非常多,具有污染和資源的雙重屬性,不管是垃圾焚燒,還是危廢等行業,減污降碳資源化都是未來的开展趨勢。

          不管是水處理,還是固廢行業,各龍頭企業都在持续佈局資源化。環保進入下半場,資源化已是各企業必爭之地。

     

    3.運營時代

    效率戰爭全面打響

          在過去,當我們提到污染治理時,本質上說的是對污染物進行末端治理,是先排放,後治理的思路。隨着前期國家對污染進行了大力治理之後,該建的工程都建了,該有的設備也都有了,後期明顯感覺環保行業的增長頗為遲緩。大家明顯感覺訂單變少了,錢難賺了。

          回看 2023 年一些頭部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實是由於工程類業務的減少。這說明環保行業的增量市場在逐漸縮小,未來存量市場會成為環保行業的中心戰場。這也意味着環保行業开展的邏輯已經從之前的工程時代轉變為運營時代,如何把運營市場玩出花來,對每個身處其中的企業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如果說過去對環保的要求是能用就好,那麼現在不光是能用,還得看經濟不經濟,節能不節能,高效不高效。拿水處理來說,提質增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簡單點,提質就意味着技術要更好更先進的,增效就意味着設備要更節能的,另外,運營涉及更多瑣碎的事,就需要更完善的巡檢,報警,加藥等系統,做到以上這些其實問題不大,唯一一點,成本高了就是問題。

          所以,難點就在於如何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能夠控制成本,這也是各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4.賽道激戰

    深耕細分爭當隱形冠軍

          二十大報告中,國家提出了一個重點詞彙——「高質量开展」

          什麼是高質量开展?過去十年,國家及各類污染主體在治污上的投資高達 10 萬億級別,導致我國環保設施數量激增,不光如此,環保行業的企業數量也在高速增長。

          但隨之更明顯的環保問題也被暴露出來,比如市場上充斥着大量粗製濫造的工程,甚至是建好以後就躺着曬太陽,從不運行的工程,如此的量變還是沒有引起足夠的質變。

         我國環保事業起步較晚,在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各個方面,我國還是與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錢讓人家賺了不說,將來有一天還可能面臨「卡脖子」的問題,國家之所以要提出「高質量开展」,也是要避免「卡脖子」等問題的出現。

    那麼,怎麼才能高質量开展?「專精特新」是重要抓手。

          2021 年,國家發佈《關於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开展的通知》,有助于專精特新企業的數量和質量。2022 年,國務院印發《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023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开展壯大的意見》中指出,着力有助于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开展,培育一批關鍵行業民營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專精特新,也就是戰略上的聚焦,不要求盤子做得有多大,而是一定要有創新能力,能對我國環保事業的某一環節作出強有力支撐,這就要求企業更加專注深耕自己的賽道,爭當自己賽道上的隱形冠軍。比如,近年來環境監測作為一個細分賽道,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許多環企深耕環境監測領域,取得了「專精特新」的稱號。

          事實上,經過幾年政策的扶持,業內已經出現了大批專注本賽道的隱形冠軍。作為環保企業,不光要用心实行自己的賽道和產品,同時也需要關注行業开展現狀,掌握更多市場信息,方能做到知己知彼。

     

    5.數字賦能

    環保產業智慧化升級大勢

          數碼化浪潮已經席捲全球,如今各行各業的开展都要藉助科技走向智慧化,環保行業也不例外。

    為什麼智慧化是未來的开展趨勢?這就好比上戰場,大家都換上了熱武器,而你還用着冷兵器,這對你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如果不升級換代,如何還能有立足之地?

          環保行業在开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拿污水廠運營來說,加藥的時候加多少?平時怎麼控制水溫、pH?出水超標了怎麼調控工藝路線?設備故障怎麼維修?怎麼優化成本?過往基本是靠人工經驗。

    人工的問題就在於,第一,對量不能很精細的去把控,從而導致成本的浪費;第二,人員水平不穩定,導致運營水平不穩定,這對出水水質是否達標造成一定風險。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經驗是無價的,但是廠里老師傅們的經驗卻無法被記錄保存下來,人走了,這些寶貴的經驗也隨之而走,無法為企業賦能。

          而進行智慧化升級後,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顺利获得智慧化系統對每個工藝環節以及設備進行精細化控制,不光可以實現安全穩定的運行,更重要的是,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和物料的消耗,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環保行業开展至今,行業的需求也不再僅是之前單一的治污需求,在「雙碳」背景之下,更多新的複雜的需求都接踵而至,資源化、智慧化等新的機遇也將出現。

          如何從末端治理走向全領域綠色化改造延伸,找到自己在產業鏈中的價值,是幾乎所有環保企業所面臨的挑戰。

    因為在環保行業下半場,每一個賽道都將迎來激烈的爭奪戰,在這場新的戰鬥中,只有那些在細分領域扎得足夠深的玩家才能笑到最後。

          本文由本網站轉載,轉載旨在傳遞更多環保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世環會WieTec丨世環通)所有,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及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網,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1.png

    若您需要進一步分析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或取得此類污水處理的定製方案
    請聯繫我們 諮詢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