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n宝盈(科技)

400-860-7355
4008607355
bjysfy@126.com
生態環境部:90項污染排放標準將有新變化,重點聚焦這4大行業廢水
作者:
發佈時間:2025/06/03
瀏覽量:406

截至现在,我國已累計發佈國家生態環境標準3040項,現行有效2486項,累計依法備案地方標準390項,現行有效268項。  
 如你所知,這些標準還存在很多不足,如部分標準制定時間較早,內容較陳舊;在一些領域,標準供給尚顯不足;地方標準質量還有待提高等,需進一步有助于生態環境標準體系持續升級。 
  
  環境部:將制訂修訂90項標準 水污染方面聚集食品、紡織等行業 
 生態環境部在加快有助于排放標準制修訂方面有哪些舉措?下一步將重點有助于哪些領域排放標準制修訂? 
 近期,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趙柯,在5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她表示,已對180項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了全面梳理,逐項分析,並提出制修訂90項標準工作任務。 
 ▼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1.png
 其中對於標齡較長、內容較陳舊、不能適應當前管理要求的排放標準,明確提出修訂要求。對於一些缺項、漏項的,提出新制定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90項標準當中,现在已經發佈了20項,另外還有10項已經進入行政審查階段,即將發佈—— 
 水污染物方面,已經修訂完成了農藥、澱粉、酵母、檸檬酸等行業的水污染排放標準,下一步要制修訂酒類、肉類加工、食品、紡織等行業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下面,環保水圈總結了食品、紡織、肉類加工、酒類4種工業廢水的來源特徵、處理技術。 
  食品工業廢水 來源特徵+處理技術+案例 
 ◎ 來源與特徵: 
 食品工業被認為是三大工業用水行業之一,其產生的廢水污染物種類和濃度、廢水水量,因不同行業選用的原料、生產流程和要求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但整體上看,食品工業生產需要經過原料清洗階段、生產階段和成形階段這三個主要過程,水其廢水具有如下特性: 
 1)廢水排放量、污染物種類和濃度受到原料種類、行業規模、加工方式和季節變化等方面的影響。 
 2)廢水中有機物、氮磷含量較高,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由於食品工業選用的原料多來自於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真菌等,在加工處理過程中就會導致大量的有機物和氮磷流失到廢水中。  
 3)廢水中含有多種微生物,容易使廢水在微生物的厭氧發酵作用下產生臭味。 
 ◎ 工藝對比選擇: 
 具有不同作用原理的物理法、化學法、物化法和生物法是處理食品工業廢水的主要方法。 
 ▼ 常見食品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2.png
 1)化學法(水解、混凝、離子交換、化學氧化法、高級氧化法等) 
 以化學氧化法為例,顺利获得空氣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和濕式氧化法等能夠對水中的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實現很好的去除效果。 
 如某企業採用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技術對酵母發酵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對COD、TOC、UV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61.4%,31.6%,83.1%,96.9%。 
 2)物化法(膜技術、吸附法) 
 以膜技術為例,食品工業很早就引入了該技術,它不僅可用於水果、植物汁液和提取物的溫和低溫處理,還可用於廢水的處理。 
 如某食品加工廠用超濾⁃反滲透兩段膜工藝對廢水進行處理,超濾目的是去除膠體物質和二價鹽,降低TS和COD;而反滲透目的是去除一價鹽和殘留有機物,以提高水質。 
 3)生物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氣生物濾池、升流式厭氧污泥床、顆粒污泥膨脹床、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等) 
 以好氧/厭氧聯用生物法為例,由於生產階段中部分原材料進入廢水中,使得BOD、COD濃度高,同時又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因此可採用好氧生物法和厭氧生物法聯合使用處理食品工業廢水。 
 如某水友介紹其利用厭氧折流板反應器和旋轉生物接觸反應器處理食品工業廢水,其中厭氧折流板反應器設置為5個擋板以優化厭氧過程,旋轉生物接觸反應器設計為圓盤形,盤面構造為分體式和波浪式以優化生物膜和氧氣轉移;從實際結果看,可以去除90%的COD和BOD,同時總氮和總磷的去除效率也可以分別達到91%和88%。 
    
  紡織印染廢水 來源特徵+處理技術+案例 
 ◎ 來源與特徵: 
 紡織印染是我國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業,1噸紡織品的印染過程需要消耗100~200噸水,同時也是廢水排放大戶,廢水排放量每年高達20億噸,其中印染過程產生的廢水占紡織印染企業排放廢水的70%以上。 
 一般來說,其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7大類: 
 1)退漿廢水 
 廢水特點:水量較小,呈淡黃色,鹼性。用澱粉漿料時 BOD、COD 濃度均較高,可生化性較好;用合成漿料時 COD濃度較高,BOD 濃度<5mg,水可生化性較差。 
 特徵污染物: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聚丙烯酸酯類、PVA、CMC、脂肪酸聚氧化乙稀醚、胰酶、BF-7658 澱粉酶、過硫酸鹽、亞溴酸鈉、雙氧水。 
 2)煮練廢水 
 廢水特點:水量大,水溫高,呈深褐色,強鹼性COD、BOD濃度均較高。 
 特徵污染物:磺基琥珀酸辛鈉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月桂醇硫酸酪鈉鹽、烷基素磺酸鈉、油酸丁酯的硫酸化物、壬基酚或辛基酚聚氧化乙烯醚、斷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3)漂白廢水 
 廢水特點:水量大,可外排或循環利用。 
 特徵污染物:次氯酸鈉、雙氧水、亞氣酸鈉、重金屬元素(鐵、錳、鈷,鎳、銅)燒鹼、雙氧水、助練劑、穩定劑、滲透劑、純鹼有效氣、亞硫酸鈉。 
 4)絲光廢水 
 廢水特點:鹼性較強,BOD、COD濃度及SS含量均較高。 
 特徵污染物:濃鹼、纖維。 
 5)染色廢水 
 廢水特點:水質變化大,色澤深,可生化性差,COD濃度為300~700mgl,BOD/COD(濃度比)<0.2,色度高。 
 特徵污染物:染料、熒光增白劑、纖維及聚合物雜質、聚丙烯酸酯、羊毛脂、聚乙烯醇漿料、澱粉醚和脂、無機油、拒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劑、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甲醛N 羥甲基反應物、陽離子緩染劑和柔軟劑、有機金屬、絡合物、重金屬鹽等特種有毒污染物(鉻、銅、汞、鎘、銻). 
 6)印花與皂液廢水 
 廢水特點:水量較大,BOD、COD 濃度均較高。 
 特徵污染物:染料、熒光增白劑、纖維及聚合物雜質、聚丙烯酸酯、羊毛脂、聚乙烯醇漿料、澱粉醚和脂、無機油、拒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劑、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甲醛N 羥甲基反應物、陽離子緩染劑和柔軟劑、有機金屬、絡合物、重金屬鹽等特種有毒污染物(鉻、銅、汞、鎘、銻)。 
 7)整理廢水 
 廢水特點:水量小。 
 特徵污染物:樹脂、甲醛、苯二甲酸、乙二醇、表面活性劑等。 
 ◎ 工藝對比選擇: 
 现在,紡織印染廢水的處理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常見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3.png
 1)生物處理工藝(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等) 
 生物法去除物質包括pH、色度、COD、BOD、氨氮、磷等。具體來看各工藝優缺點及對比—— 
 好氧法:優點是經濟性好、對芳香胺分解徹底;缺點是處理耗時久、效果不穩定。
 
 厭氧法:優點是脫色效果好、停留時間短、可產生沼氣;缺點是出水生物毒性加大。
 
 厭氧/好氧:優點是COD 去除效率高、運行穩定;缺點是抗衝擊能力差、反應時間長。
 
 細菌生物強化:優點是增值快、處理效率高;缺點是反應耗時、難以取得純種菌株。
 
 真菌生物強化:優點是降解能力強、適應範圍廣;缺點是單獨使用系統不穩定。
 
 藻類生物強化:優點是表面積大、生物吸附力強;缺點是處理效果受反應條件影響較大。 
 2)化學處理工藝(氧化法、還原法、沉澱法等) 
 化學法去除物質包括COD、BOD、pH、色度及大分子有機物等。具體來看各工藝優缺點及對比—— 
 光催化氧化:優點是反應時間短、能徹底降解有機物;缺點是催化劑成本高、光利用率低。
 
 O3氧化:優點是脫色速度快、不產生污泥;缺點是對pH值敏感、易產生有毒副產品。
 
 電絮凝:優點是對疏水性染料脫色效率高;缺點是電耗大、電極壽命有限、CDO 去除效果差。
 
 混凝-絮凝:優點是操作簡單、投資成本低;缺點是會產生污泥、增加處理成本。 
 芬頓/光芬頓:優點是兼具氧化和混凝的作用;缺點是會產生污泥。
 
 電芬頓:優點是無毒副產品生成、藥劑使用量少;缺點是運行成本高、產生污泥。 
 當然了,針對「污泥產量高、成本高」的缺點業內也不乏解決方案。比如《環保水圈》分析到,城康生態研發的  泥將軍3.0全自動閉環污泥脫水干化裝備,顺利获得高壓電液伺服技術,將80%含水率一步脫至40%,實現66.7%減量率,省去二次干化環節,為污泥脫水項目節省運營費用和乾料運輸費用,真正實現了污泥脫水降本增效。 
 3)物理處理工藝(氣浮法、吸附法、膜分離法等) 
 物理法去除物質包括水中懸浮物,織物纖維、碎屑等。具體來看各工藝優缺點及對比—— 
 吸附:優點是成本低、操作簡單;缺點是部分吸附劑吸附容量小、再生性差。
 
 膜分離:優點是工藝簡單、可資源回用;缺點是更換膜和膜清洗導致運行成本增加。 
 4)組合處理工藝 
 彌補單一方法的不足,如生物降解法+化學氧化法,化學氧化法可以作為前處理使用,也可在生物法之後作為深度處理去除廢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常見組合工藝處理效果—— 
 如利用臭氧+混凝處理印染廠二沉池出水,臭氧45mg/L,反應時間30min,150mg/L PAC、4mg/L PAM,處理結果滿足《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的要求。
 
 再如利用生物炭吸附+TiO2光催化處理亞甲基藍廢水,製備了雜化生物炭-TiO2複合料:500g BC、18.8mL 異丙醇、1.88mL TTIP、超聲2h、80±1℃ 4h、400±1℃ 5h,從處理結果看COD去除率99.40%、吸附容量2.24mg/g,脫色率89.5%。 
  
  肉類加工廢水 來源特徵+處理技術+案例 
 ◎ 來源與特徵: 
 肉類加工廢水一般呈血紅色,帶有特殊的臭味,含有大量血污、肉屑、骨屑、油脂雜物等。與其他有機廢水相比,肉類加工廢水氨氮濃度特別高,屬於高氨氮廢水。 
 這主要是因為廢水中的蛋白質、尿素、尿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大多數是以固態或是溶解態存在的,這些物質可以顺利获得氨化作用進一步轉化為高濃度的氨氮,使氨氮的濃度平均可達50~60mg/L。 
 其主要污染是有機物、香辛料和鹽分,污染因子為動植物油、懸浮物、COD、BOD5、氨氮、總氮、總磷等。 
 ◎ 工藝對比選擇: 
 整體上看,國內外常採用生物處理工藝或以生化為主的物化生化組合工藝來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物化法雖然去除率高且操作簡便,但其只是將污染物從廢水中轉移到其他介質中,並沒有從根本上加以去除,還需進一步處理或處置。下面重點說說生物法和組合工藝—— 
 1)生物法肉類加工廢水(厭氧折流板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法等)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來去除屠宰廢水中有機物和病原體的廢水處理方法,其BOD去除率可達90%。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厭氧工藝、好氧工藝以及人工濕地(CWs)等。其中: 
 常見的厭氧工藝有: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厭氧濾池(AF)、厭氧塘(AL)、穩定塘(SP)、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序批式反應器(SBR)等;常見的好氧工藝有:活性污泥法(AS)、生物接觸氧化法(BCO)、好氧SBR等。 
 需要特別注意,以上這些污水處理工藝雖然可以有效去除BOD,但絕大部分工藝基本未考慮脫氮除磷功能。 
 2)組合工藝處理肉類加工廢水(UASB+CASS等) 
 對於組合工藝而言,主要有兩種可行的運行模式: 
 一是厭氧工藝前置,好氧工藝後置,顺利获得回流形成好氧硝化/吸磷+厭氧反硝化的良性閉合循環, 以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在實際應用中,比較常用的組合為高效厭氧(以UASB為例)+活性污泥(SBR/CASS/A/O)/膜法(接觸氧化)。 
 該組合工藝中的UASB厭氧處理工藝厭氧菌種以顆粒狀存於反應器內,微生物富集量大,COD去除率高,容積負荷率高,常溫狀態下容積負荷率可高達5kgCOD/m3·d,COD去除率通常在85%以上,並且能夠產生副產物沼氣,作為清潔能源使用。 
 二是形成一體化裝置,在同一反應器內實現厭氧-好氧環境的有效循環。 
 國外有案例顯示,採用一體式厭氧-好氧固定膜反應器處理屠宰廢水,在有機負荷為0.77kgCOD/(m3·d)、N負荷為0.084kgN/(m3·d)時,總有機物去除率達93%,N去除率達67%。 
   
  酒類加工廢水 來源特徵+處理技術+案例 
 ◎ 來源與特徵: 
 现在中國白酒種類包含馥郁香型、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這些酒在原材料、釀造工藝和主體香氣成分上的差異,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釀酒廢水的不同。因此,釀酒廢水的處理還是有必要追根溯源、統籌把控和技術整合。 
 以醬香型白酒的釀製工藝為例,釀酒廢水可分為高濃度的有機廢水(窖底水、鍋底水)和低濃度的有機廢水(冷卻水、洗瓶水、場地沖洗水)。 
 其中,高濃度有機廢水富含澱粉、蛋白質、氨基酸和糖類等有機物,具有高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和懸浮物(SS),低pH,高硫濃度、氨氮(NH3-N)濃度、總氮(TN)濃度和總磷(TP)濃度等特性。 
 ◎ 工藝對比選擇: 
 现在,釀酒廢水的處理手段有物理化學方法、生物方法、聯用技術等。其中聯用技術和生物方法憑藉高效、綠色、經濟等特性在釀酒廢水治理中佔主導地位,分別為42%和31%。 
 ▼ 常見酒精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4.png


 1)物理法和化學法 
 通常作為前處理或後處理手段應用在聯合治理工藝中。 
 2)混凝沉澱法和絮凝法 
 常置於前處理階段,可除去廢水中的膠體和懸浮顆粒,降低原水的濁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能力。 
 3)氣浮法 
 大多與絮凝法和混凝沉澱法聯用,置於生物處理後的後置處理階段,進一步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降低總磷含量,降低廢水色度,達到排放標準。 
 4)電化學法和高級氧化技術(AOPs) 
 可以快速、高效地實現COD的降解,使進入生化系統的廢水水質達到處理容限。 
 5)膜處理技術 
 可更深一步純化出水水質。但膜處理技術同電化學法、AOPs 一樣,因較高的費用和較嚴格的設備裝置,工程應用所佔比例不大。 
 6)生物法 
 包括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和厭氧-好氧處理,主要利用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CO2和H2O,具有脫磷除氮的效果。 
 7)聯合技術 
 如「物化+生物」聯用,包括混凝/氣浮+厭氧+好氧、生物處理+膜處理技術、AOPs/電化學法+生物處理等。 
 如「生物+生物」聯用,包括水解酸化+厭氧+好氧,微生物絮凝劑等。四川某大型白酒企業運用「水解酸化+IC+CASS+BAF」工藝處理白酒廢水,COD、SS、TP、TN、NH3-N 出水全部嚴格達到《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7631—2011)的排放標準。 
 再如「生物+生物膜載體」聯用,现在有人在「微生物+生物炭」聯用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針對包括釀酒廢水在內的多種工業廢水的TSS技術。據悉,該技術已成功應用於貴州仁懷某酒廠釀造廢水的治理。

作品來源:環保水圈

免責聲明:轉發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與本網站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若您需要進一步分析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或取得此類污水處理的定製方案
請聯繫我們 諮詢熱線